卢昌义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供图
鸟瞰由红树林勾勒的作品“我爱祖国”。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供图
在福建省厦门市下潭尾火炬大桥的一旁,一组由爱心和五星构成的图案向海上延展开来。这幅完全由红树林勾勒的作品,自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这幅作品把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师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和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到了红树林的建设中去,其背后是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教授卢昌义和红树林四十多年的不解之缘。
理工科教授的浪漫情怀
这幅画作名为“我爱祖国”,由分布在三个小岛上的用红树林勾勒的大写英文字母“I”、心形图案和五星组图及背景红树林构成。其中,单“五星”图案占地就相当于18个足球场大小,是厦门市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一期工程的核心部分。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潮间带木本植物群,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洋绿肺”和“海岸卫士”等美誉。
2012年,卢昌义主持该工程的红树林生态建设时,接到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体现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面对茫茫滩涂,卢昌义发现,1号岛的一个组团岛,形状比较狭长,恰好可以容下一个长方形图案,而4号岛面积较大,可以安排点图形上去。
卢昌义灵光一闪,与同事们一道,决定利用不同种类红树植物生长速度及群落外貌颜色的差异,在滩涂上勾勒一幅“我爱祖国”的地标景观。
起初,这个想法也有一些学者担心,引入生长速度较快的外来红树品种会不会影响本地树种,造成生物入侵;也有人说,当地村民大多看不懂英文和图像的组合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景观没有意义。
对于前者,卢昌义从科学角度指出,外来种与入侵种概念不同,经评估并注意生态防控,在本地使用它们是安全的。后来历经十年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就是最好的证明。至于后者,他则风趣地说:“你们看这个英文字母‘I’像不像阿拉伯数字‘1’?这组图也可以说成是‘一心向祖国’嘛。”
和普通人对科学家的印象不同,这位理工科教授除了会“画画儿”,还写得一手好字。
2009年起,卢昌义在福建省龙海市开展以红树林储碳、减碳为初衷的修复活动。2013年,他还为竖立在这片红树林旁的石碑题写了“太古·厦大 红树林修复基地”字样。
而在卢昌义的办公室内,挂着两幅书法作品,左边是一位博士生赠予他的题字“尊师重教”;右边是他对应学生所写的“教学相长”。两幅字笔力雄浑、庄重大气,各有千秋。
动用卫星种了一片红树林
有想法是一瞬间的事情,但要落到实处,却是漫长而严谨的科学工作过程。
红树林成长首先要解决的是底层土质的问题。水工施工人员需要先建立围堰,为之后红树林的种植填土造岛。起初,施工方对红树林的生境要求并不了解,从附近的滩地取材,将高岭土填进了围堰内。
高岭土质地较硬,是制作瓷器的绝佳材料,但却不适宜红树林生长。卢昌义发现后立刻与施工单位沟通,希望能够改变现状。施工单位着急了:这不就意味着即将完工的一些填岛工程要全部推倒重来?
在卢昌义的据理说服下,施工单位只得配合,将表层坚硬的高岭土扒掉,从其他地方运来海泥填补,确保了红树林生长所需的地质条件。
“我爱祖国”这组图案非同寻常,构图须十分精准。大五角星的北向坐标朝向北京天安门的方位,周边4个小五角星,每颗星都有一个角朝向大五角星的核心,体现核心意识,与国旗的要求一致。卢昌义团队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地标式景观设计方案。他们将图案的每个点位都用卫星地理坐标准确定位,再到现场用全站仪确定点位,通过栽种不同生长特点的植物勾勒图案,该方法已经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媒体曾这样赞誉,“这群厦大人动用卫星种了一片红树林”。
造林时,卢昌义团队还遇到一个问题——部分规划种植的区域,难以达到红树林需要的滩面高程,且这些地方水流急、冲击力大,会影响幼苗初期的发育。
工程设计时,一双筷子又引发了卢昌义的灵感:将红树植物的胚轴用橡皮筋绑在筷子上,既能够抬高胚轴的高度,使其有更多时间露出水面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够让它们牢牢地插在泥土中,不会被海水冲走。这样一个巧妙的构思,后来也成功申请了相应的发明专利,并在其他多个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在项目论证过程中,原规划单位想引种一批域外的珍贵树种提升多样性。但通过科学调研,卢昌义发现,原规划中的一些树种并不适应厦门的生态环境。他决定,先以本地的秋茄为基调树种种植,再局部用无瓣海桑、拉关木、红海榄等树种进行图案的勾勒和优化。
几乎都出自他的手笔
如今,厦门市重要的红树林生态建设几乎都出自卢昌义的手笔。他说,自己做了一辈子的红树林研究。
早在1986年,卢昌义在其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的指导下,通过调研,向福建省政府提议建立红树林保护区。1988年,福建成立了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1987年,在九龙江口建立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引种基地时,他与同事们一道成功地引进木榄、红海榄、海莲等优良品种。
1997年他与林鹏顶着巨大压力,抵制了一项毁坏龙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旅游建设工程。
下潭尾公园开工之前,他已成功地主持了厦门筼筜湖、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建设,近几年来又承担了厦门海沧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和环东海域浪漫线景观的红树林生态工程建设。
卢昌义说,下潭尾红树林建设除了要解决科学和技术上的问题之外,还要转变和提高村民思想认识。
有些村民最初对下潭尾红树林湿地的建设有抵触情绪。2012年5月,工程伊始,卢昌义背着便携式投影仪来到村中。夜幕降临时,他用一张白色床单作为幕布,把它挂在了村头的石墙上,就在这样一个简易的宣传场地,给乡亲们讲起了自己的“公开课”。最终,村民对下潭尾工程表示理解和支持,也积极配合红树林工程建设的开展——红树林的种植队伍60%以上由当地村民构成。
未来,卢昌义将继续在下潭尾开展红树林生物多样性和湿地公园景观提升等工作。他将在未来的年月,继续践行“对于地球,我们生不能带来什么,死不能带走什么,但可以留下些有益的‘什么’”的心愿。
原载于7月20日《中国科学报》08版,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7/364061.shtm?id=364061。